中文:

數位人文研究

1. 從保存到創造:開啓數位人文硏究

編者:項潔
作者:王泰升、陳詩沛、杜協昌、項潔、陳志豪、Xiao-guang Wang、Mitsuyuki Inaba、劉吉軒、賴隆平、葉智豪、王昱鈞、蔡宗翰、洪振洲、馬德偉、張伯雍、李志賢、黃仁順、Shinya Saito、Shin Ohno、Mitsuyuki Inaba、Atifa Rawan、Yan Han、Shinya Maezaki、Jyi-shane Liu、邱正略
年份:2009
出版:臺北市: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主題:人文學、文獻數位化、數位科技
關鍵字:歷史學、資料庫、資料擷取、資料探勘、視覺化、資料庫建置、數位典藏

作者介紹:項潔目前任職於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研究專長領域為自動推理、程式語言邏輯、人工智慧、數位圖書館與博物館。1993年成立數位典藏與自動推論實驗室,早期研究自動推論與數位典藏為主,現以數位人文研究為重心。項教授於1996年開始投入數位博物館研究,並組成國立台灣大學的第一個數位圖書館/博物館群,為日後推動國科會(今科技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及文建會(今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計畫奠定基礎。

內容介紹:

  這是第一本由台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出版以數位人文為主的系列叢書,主要收錄第一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發表的13篇精選論文。本書分為「導論」、「歷史學與資料庫的交會」、「資料擷取與探勘」、「視覺化敘述」、「資料庫建置、分享與典藏」。

  「導論」:對數位人文的基本概念、國際社群互動、各國主要發展與進程提供初步概括性的介紹。歐、美、日本、臺灣、中國這幾年在數位化的工作或是人文研究上進行哪些工作,而Google的嶄露頭角又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數位人文者面臨研究資料量暴增如何面對的同時,資訊學者在這裡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新研究工具或技術,像是詞頻分析與資料探勘,可為研究者帶來什麼新的研究面向。數位科技不僅僅影響人文學者研究方法,也改變了整個學術環境。網路的連結與分享讓知識不受空間地域可以輕易取得,也讓公眾史學的理想得以推動。

  「歷史學與資料庫的交會」: 介紹臺灣大學建置的「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資料具備的分析功能;實際運用「明清檔案」、「淡新檔案」、「日治法院檔案」數位資料庫在研究上產生的潛力及限制進行討論。

  「資料擷取與探勘」: 以「對應分析」和「共字分析」的研究方法了解數位人文研究的結構與演化; 討論人文資料庫、文本探勘、資料探勘相互連結及使用的實例; 以「半監督式演算法」研究文言文史料,以「舊唐書」內容為例。

  「視覺化敘述」: 分別介紹法鼓佛教學院建置的數位化化文獻結合地理資訊系統呈現視覺化的時空資訊平台,以及日本立命館大學研發的「精靈立方」(Kachina-Cube)系統環境已突破過去限用地理資料的限制。不同型式的資料均可在這個「精靈立方」的3D空間以視覺化方式呈現,超越過去僅限於使用地理資料的限制。

  「資料庫建置、分享與典藏」: 喀布爾大學阿富汗中心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圖書館共同合作建置阿富汗珍貴收藏(特別是在內戰時期、塔利班政權時期、美國介入時期的灰色文獻和未正式發表的文章)的數位化平台介紹;日本陶器現典藏在西方世界的數位資料庫的建置; 摘取「中華民國政府公報」和「臺灣總督府府報」數位化資料計算1970-1990年代臺灣文官升遷模式的研究;初探性研究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資料分析臺灣社會生活(收養、婚姻年齡層分布; 收養、婚姻關係的地域網絡與族群網絡關係)。

http://www.press.ntu.edu.tw/index.php?act=book&refer=ntup_book00511

 

2. 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

編者:項潔
作者項潔、翁稷安、涂豐恩、杜協昌、陳詩沛、何浩洋、金觀濤、劉青峰、王昱鈞、蔡宗翰、謝育平、闕河嘉、呂宜華、蘇冠銘、Kihwang Lee, Jae Yun Lee、楊森豪、賴進貴
年份:2011
出版:臺北市: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主題:人文學、文獻數位化、數位科技
關鍵字:數位人文、數位人文理論基礎、數位工具、語料庫、語言學輔助方法分析、量化分析、地圖繪製、同位詞、詞夾子、命名實體、詞彙萃取、文字探勘、再現、鄉村意象、鄉村性、語料庫語言學、詞頻分析、韓文、食譜、網路分析

內容介紹:

收錄第二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18篇中的前9篇精選論文。本書內容分為「導論」、「基本概念」、「工具的進步」、「現象的探索」部分。

「導論」:

  數位人文相關研究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摸索期(1949-)、整合期(1970-1985)、進階期(2000-))。在歷經半世紀的淬鍊已廣泛受到重視。現階段進行中的研究或許看似各自獨立,但為得到一定發展空間,並在其他領域可能提出的質疑和挑戰下找到立足點和平衡點,實際上,彼此都試圖尋找專屬於數位人文在理論、方法、應用上共有的研究優勢與適用規範。導論中也將本書收錄的文章,分別以知識論的角度看數位人文、數位時代系統建置的新概念、嘗試開發新研究議題三個面向進行概述。

「基本概念」: 

  〈當資訊科技碰到史料〉以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全文資料庫為研究案例的對象,試圖從資料庫建置者的角度理解研究型資料庫除具備檢索功能外,是否能研發出讓使用者可更進一步觀察史料的功能,並且也兼具解決尚未解決的老問題和尚未發現的新問題。

  〈數位人文研究的理論基礎〉以理論的角度解析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本質的不同,和說明如何達到歷史研究的客觀性,並引用西方哲學論述說明文本分析與研究歷史真實性之間的關係等。作者也從找尋中國現代觀念史形成的研究而建置的數據庫實證經驗中發現到,透過關鍵詞的歷史語義分析,不僅僅只是重構中國現代觀念起源和演變,範圍的深度及廣度從這個分析中已觸及到觀察世界變動的可能性,而這是原先沒有預期的結果。

  〈觀念史研究與數據庫的建立和應用〉接續前一篇說明數據庫建置的概念和過程,以及數位分析對人文研究的重大貢獻和影響。

「工具的進步」:

  〈《明清臺灣行政檔案》引用關係之重構〉採「引用關係重構」的方法,從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收錄的《明清臺灣行政檔案》資料中,找出檔案之間的脈絡及關連性,特別是皇帝與高級官員間的行政文書。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具有相同引用書寫慣例的清代行政文書制度的中央與地方、官員與關衙間往來的行政文書,只要找出合適的syntactic anchor,都有助於研究者未來分析研究。

  〈歷史佛典文獻外來語借詞對辨識系統〉以「自動辭彙擷取」、「詞彙過濾」、「語音相似度比對」三大模組,試驗分析《雜阿含經》、《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二部不同時期不同體裁的佛教典籍。該分析經驗提供早期歷史文獻搜尋出可能使用同源詞 (同一個語源的詞彙)或借詞 (外來語),藉此發掘出各詞之間的關聯性或更多研究議題。對研究歷史、古代民族間彼此交流、或歷史語言學也有一定程度的助益。

  〈同位詞夾子:主題式分類詞庫萃取演算法〉採半自動主題式詞庫萃取演算法,超越傳統研究依賴各項自動化工作的精準率與召回率,讓自動控制與手動操作並進。使傳統學習演算法的精度推薦與詞夾子演算法的廣度推薦同時可以運作,再將分析結果提供分類推薦給研究者進行一步的操作分析。該演算法成功在短時間內完成以下分類辭庫萃取的任務: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事件名等,以及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武器名、《西遊記》的法術名、《紅樓夢》的衣飾名、《金瓶梅》的小吃名等。 

「現象的探索」

  〈電視媒體的鄉村性-以語料庫語言學輔助方法分析《台客練習曲》〉採詞頻統計分析和關鍵詞檢索與論述的分析方法,研究臺灣電視節目《台客練習曲》的對話與旁白為文本,觀察大眾媒體再現鄉村田園詩意意涵蓋的面向。

  〈十七至十九世紀朝鮮食譜手稿之量化分析〉說明如何將沒有分段和標點的數位化食譜進行文本分析。先將食譜文本採用大量的語意註記,如食材、調味料、計量單位、食器、烹調與儲存的方法,進行標示,再進行料理元素的網絡分析。

  〈繪圖註說-《淡新檔案》知地圖繪製與地圖使用〉繪製地圖各有不同的目的。該文試圖從官方或民間地圖繪製者的角度理解地圖繪製的目的和眼見的生活視野。

 

http://www.press.ntu.edu.tw/index.php?act=book&refer=ntup_book00512

 

3. 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

編者:項潔
作者:項潔、翁稷安、Ching-chih Chen、林滿紅、Toshikazu Seto、Takafusa Iizuka、Ayako Matsumoto、Takashi Kirimura、Keiji Yano、Tomoki Nakaya、Yuzuru Isoda、陳志豪、李朝凱、林淑慧、邱偉雲、姚育松、詹筌亦、王乃昕
年份:2011
出版:臺北市: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主題:史學、文獻數位化、數位科技

內容介紹:

  「序」中描述臺灣自1998年開始投入數位典藏的工作,與其他國家進展速度可說是旗鼓相當。數十年後的今天與其他國家面臨相同的困境是數位化檔案未能充分利用在研究上。「數位人文」研究群的導入即是試圖進行跨領域整合的工作,將數位材料與資訊科技充分結合到人文研究的過程中。「導論」首先回溯國內外歷史學與數位技術的合作經驗,包含數位典藏與資料庫的結合、計量史學的統計試驗。接著就臺灣史學界對於數位技術運用在史學研究上的隱憂提出討論。歷史學所延續過去的研究精神與傳統並沒有消失,而是如何突破目前以搜尋為導向的主體概念轉化成為以研究為導向的數位資料庫系統架構,讓研究者可以在資料間探索,並可從不同面向觀察資料的連結與脈絡。

Part I 全球性取徑

  三篇文章展示文史資料透過科技技術的呈現、便利取閱、與進行研究的實際案例。陳劉欽智一文分享「世界遺產記憶網絡」(WHMNet) 建置經驗,簡述該網站架構所使用的數位系統(自行開發的 Linus-PHP-MySQL i-M-C-S 系統、運用多語言環境)和工具(影片、視覺技術、時間軸、地圖等)、利用數位平台呈現分散於世界各地的資訊、與旅遊網站(Trip Adviser)資訊的結合。國史館檔案數位化對臺灣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林滿紅的文章中有具體的實例描述,包含加速歷史證據的查找與資料編彙的時間、提供歷史新證據並給予較完整的詮釋、提升當代史的學術研究。Seto 文章中,顯示運用 4D-GIS 系統技術進行評估日本京都古城歷史建物與都市地景景觀變遷與維護。除將該項技術做為協助該地歷史文化風貌的維護外,也做為協助產業、政府、與學界在都市規劃上找到一個都市計畫發展的平衡點。

Part II 在地化應用

  三篇文章運用「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 資源進行在地歷史與文學研究。陳志豪以三洽水地區的土地契約作為研究個案,將原有清代土地契約文書研究成果與「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呈現的新資料進行比對,試圖從新與舊的研究經驗中,重新理解契約內容可能透露的線索和表達的意義,以及觀察新與舊的研究模式中可能產生的盲點。李朝凱運用「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資料庫資源,試圖找出彰化四張犁戴潮春家族興衰與家庭結構,以理解戴潮春事件形成之內在變遷脈絡。林淑慧利用「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具系統性分類資料的特性(檔案年代、出處、詞頻詳列的功能)進行分析臺灣清治前期采風詩文作者的書寫策略。

Part III 觀念的改變

  三篇文章提出不同主題研究,並運用「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專業數據庫 (1830-1930)」的資料進行分類與篩選,觀察特定觀念的形成與發展趨勢。邱偉雲從「清季外交史料」數據庫中找出關鍵字-「中國」與其相關詞彙在史料中的使用,經過歸納與分析,試圖理解與架構出「中國」一詞觀念形成與發展趨勢。姚育松則試圖搜尋出所有文本內所使用的「改造」一詞,找出共產主義的思想得以在新舊勢力交替的動盪年代裡獲得當時人們的支持與期待的未來。詹荃亦與王乃昕將「主義」一詞從資料庫萃取出,並進一步分析各式的「主義」在各年的分布曲線與消長變化,進而觀察理解各時期不同意識觀念興起或當政者的用心,以及對社會帶來的含意與衝擊。

 

http://www.press.ntu.edu.tw/index.php?act=book&refer=ntup_book00518

 

4. 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

編者:項潔
作者:項潔、翁稷安、劉昭麟、金觀濤、劉青峰、邱偉雲、姚育松、劉吉軒、柯雲娥、張惠真、譚修雯、黃瑞期、甯格致、謝承恩、洪振洲、馬德偉、林居正、王昱鈞、蔡宗翰、Naomi Akaishi、Toshikazu Seto、Yukihiro Fukushimav、Keiji Yano、Akinobu Nameda、Kosuke Wakabayashi、Takuya Nakatsuma、Tomomi Hatano、Shinya Saito、Mitsuyuki Inaba、Tatsuya Sato、邱斯嘉、郭潔、蘇郁尹
年份:2012
出版:臺北市: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主題:人文學、文獻數位化、數位科技

內容介紹:

導論

  找出數位時代人文學研究的新方法是承續傳統人文學研究持有的開放態度傳統和尋求進步的動力。史學家余英時在 1981 年即提出史學的研究本質是「綜合貫通之學」、「必須不斷而廣泛地從其他學科中吸取養分」。史學研究的方法與科學方法並沒有不同,只是應用的研究場域不同。要具體實踐「綜合貫通之學」的目標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是,持續關注、學習與自身研究相關的其他學科,對於擴展研究者的視野和新研究方法是有助益的。數位科技提供人文研究環境在方法和工具上有了新的突破。它並沒有取代人文學的本質,但縮短研究的時間和心力,帶來新的研究視野,促進研究議題的深化。面對數位新時代,人文學者該如何適應這個新環境? 除了教學訓練方式的改變、數位工程的積極參與和對自身研究領域的專業訓練強化外,單打獨鬥的研究習慣應轉換成以跨領域、跨學科、跨時空段線的團隊合作方式進行。打造成功的數位人文團隊需要充分有效的對話、相互理解資訊與人文的基本概念和技術、持續增進專業素養並保持對其他領域的開放心態。更重要的則是深思人文學最核心、最關鍵的變與不變。

Part I 檔案史料

  數位資料庫裡對研究檔案史料有什麼樣的具體應用?三篇文章分別以分析數位資料庫系統的優勢、自然語言處理系統技術在史學上運用的實例、傳統與自動分析文本內容的比較與視覺呈現為主題。數位資料庫突破傳統檔案整理、保存和分類的單一性。不但如此,所謂好的數位檔案檢索系統是依據檔案特性建置並提供各種脈絡的可能性,讓研究者方便取得,也可靈活運用在研究上。從「台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和「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 可看到數位化檔案系統所具備檔案原始脈絡的瀏覽功能、重組原始檔案產生多重脈絡、具鳥瞰型的顯示大量資料的整體意義綜觀脈絡、統計型脈絡和隱藏新脈絡等功能。劉昭麟一文將「中國近現代思想及文學史專業數據(1830-1930)」資料庫中的《清季外交史料》透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PAT Tree、齊夫定律) 進行初步分析的嘗試。同時,也將 PAT Tree 技術語料分析面臨的瓶頸提出討論。劉吉軒一文以「臺灣政治與社會發展海外史料資料庫」收錄的海外台灣人民政論性刊物作為分析左派政治思想輪廓的研究材料,進行關鍵詞分析和社會網路模型建構。同時,該文也將人工和自動關鍵詞分析的結果做了詳細的比較。

Part II 語料庫語言學

  如何加速找尋蛛絲馬跡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前兩篇透過數位化資料及統計量化方式進行佛經譯者風格分析以及「華人」觀念的出現,第三篇則是提出由機器自動完成尚未完成的資料庫資料內容。佛經漢譯本內容的正確性因傳抄、戰亂、偽託的因素而出現錯誤,透過數位化資料及統計量化方式進行大量資料比對分析可以改善人工比對傳統文獻所需要的時間和人力,也可透過「多變量統計分析」的「主元素分析法」進行譯者風格分析。「華人」觀念如何隨「華工」事件認知焦點的轉移而逐漸形成脈絡則從「中國近代現代思想史專業數據庫」中萃取《清代外交史料》數位內容,再透過「共現詞頻分析法」找出可能的解釋線索。除了透過數位資料庫分析文本外,另一個新的嘗試是運用現有數位漢語方言語音資料庫,透過機器學習的方式完成資料庫尚未收集完成的發音資訊。

Part III 地理資訊

  三篇分別以地理空間概念呈現都市的歷史變遷、歷史事件、史前的文化遺跡。運用 ArcGIS 軟體結合291張1927-1951年間所繪製的京都大比例尺數位化的地圖。利用 KACHINA CUBE (KC) 網路平台,將阪神大地震的數位資料庫與 2D 地圖與時間縱軸結合,以 3D 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歷史事件。太平洋史前 Lapita 陶器資料庫利用 GIS 呈現陶器紋飾在太平洋各島群分布狀況。

 

http://www.press.ntu.edu.tw/index.php?act=book&refer=ntup_book00593

 

5. 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

編者:項潔
作者:項潔、陳麗華、王汎森、陳淑君、郭巧蓁、張素玢、李鈺淳、杜協昌、王昱鈞、呂翊瑄、蔡宗翰、劉青峰、金觀濤、劉昭麟、彭維謙、劉士綱、翁稷安、陳光華、闕慧貞、李家名、唐國銘、黃乾綱、彭煒明、何靜、宋繼華、胡佳佳
年份:2014
出版:臺北市: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主題分類:人文學、文獻數位化、數位科技
關鍵字人文學、文獻數位化、數位科技、文集

內容介紹:
  傳統人文學者對於數位科技可以取代人文研究所重視的詮釋資料過程仍舊有相當大的質疑。質疑的態度是該保留,但是否該完全阻斷數位科技可能帶來過去所無法掌握的未知線索呢? 
  在計算機發明和資訊技術引入的20世紀中期後,人文研究其實產生不同階段性的變化。本書導言中,指出數位科技在人文研究扮演的角色和優勢,和人文學不變的核心價值,來回應人文研究者對數位科技的憂心。那麼,數位科技運用在人文研究上有哪些實例呢? 本書分別以「知識組織」、「文本探勘」、「語料分析」為主題,呈現不同研究面向的心得。
  「知識組織」:試圖從西方藝術多語索引典(art related thesauri)知識系統概念發展出適合中國藝術知識架構組織系統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在清代臺灣方志物產篇的眾多分類法中建置適合不同研究者運用的整合型資料分析系統架構。
  「文本探勘」:找出《紅樓夢》一書是否為曹雪芹一人所撰的新證據、如何有效整合和擷取漢文文獻中外來詞的多重翻譯、找出擷取中文歷史文本專有名詞精確有效率的演算法。
  「語料分析」:試圖發展出利用電腦自動技術進行多種流傳版本的藏漢佛教文獻的校勘漢經典及譯註的工作、從黎錦熙的漢語語法體系開發出一套制式的句法分析框架並加以應用在解析歸納不同年代的文獻句型上、以及分析漢字構成系統和視覺化小篆字體組成架構的特色。

http://www.press.ntu.edu.tw/index.php?act=book&refer=ntup_book00714

 

科學文化

1. 大數據 (Big Data)

作者:麥爾荀伯格、庫基耶 (Viktor Mayer-Schonberger、Kenneth Cukier)
譯者:林俊宏
年份:2013
出版:臺北市:天下文化
主題:資訊社會、巨量資料-社會觀點、網路-社會觀點、電子資訊來源-社會觀點、技術創新-社會觀點、社會改變

作者介紹:麥爾荀伯格 (Viktor Mayer-Schonberger) 現為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 (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 教授,研究重心--網路經濟資訊的角色、網路管理 (Internet governance)

內容介紹:汽車烤漆的顏色能告訴你,這輛二手車的故障率高低嗎?市政府要怎樣清查,才能迅速找出有致命危險的人孔蓋?從谷歌的搜尋字眼,怎麼預測流感疫情的蔓延?「巨量資料分析」是一門新興科技,能夠解讀和預測無數的現象。兩位最頂尖的大數據專家,真正掌握到巨量資料思維的精髓,在這本書裡,清晰曉暢的解釋了巨量資料是什麼,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對經濟、社會和科學會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又能夠做些什麼,趕搭上這波新潮流,同時也懂得保護自己,避免個人資料和隱私受到侵害。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CS156/index.asp

2013年演講紀實:http://youtu.be/bYS_4CWu3y8

 

2. 什麼都能算,什麼都不奇怪 (Super Crunchers: Why thinking-by-numbers is the new way to be smart)

作者:伊恩∙艾瑞斯( Ian Ayres)
譯者:齊若蘭
年份:2008
出版:臺北市:時報文化
主題:統計學、回歸分析、抽樣理論

作者介紹:伊恩∙艾瑞斯為耶魯法學院 (William K. Townsend教授席) 教授,耶魯管理學院教授。除了是計量經濟家和律師的身分,也擔任富比世雜誌 (Forbes) 專欄作家、美國公共電台的市場分析評論家、紐約時報蘋果橘子經濟學 (Freakonomics) 客座部落客。

內容介紹:為什麼Google與亞馬遜比你更了解你的品味?賭場為什麼不讓你繼續輸錢?數學公式如何幫你找到另一半?應徵工作時,你知道自己是因統計分析而吃了閉門羹嗎?生活裡,數據無所不在,決策只靠經驗與直覺,已不夠看,在這個資料至上的社會,統計文盲絕無法成功──甚至難以生存。

2007年演講紀實:http://youtu.be/5Yml4H2sG4U

 

3. 數位革命 (Being Digital)

作者: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
年份:1995
出版:臺北市:天下文化
主題:資訊社會、通訊工程、電腦網路、Digital communications--Social aspects、Technology and civilization

作者介紹:尼葛洛龐帝是美國MIT媒體實驗室 (MIT Media Lab) 創始人之一。MIT是跨領域的實驗室,進行未來世界人類交流模式的研究,範圍廣及娛樂和教育層面。尼葛洛龐帝專研於電腦輔助設計。1966年進入MIT任教。也是《一個孩子、一台筆電》(one laptop per child) 計畫的重要推手。

內容介紹:過去的世界靠原子(書籍、錄影帶等)傳遞資訊,過程辛苦而緩慢。如今,從原子蛻變到「位元」的浪潮已是勢不可當,無法逆轉。資訊處理不再只和電腦有關,而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本書作者以幽默的筆觸,深入淺出地描繪了電腦科技為我們的生活、工作、娛樂和教育所帶來的衝擊。全書共分三部:第一部說明了現代人到處都看得到、卻又似懂非懂的觀念(例如「位元」、「頻寬」、「多媒體」)。第二部介紹當人遇見電腦時,人性化介面可以扮演什麼角色。第三部則勾勒出數位生活的多樣面貌。

2014年《A 30-year history of the future 》TED演講紀實:http://www.ted.com/talks/nicholas_negroponte_a_30_year_history_of_the_future

2006年《一個孩子、一台筆電》TED演講紀實 (中文字幕):http://www.ted.com/talks/nicholas_negroponte_on_one_laptop_per_child

 

 

外文出版刊物:

1. A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

編者:Susan Schreibman, Ray Siemens, John Unsworth
出版年份:2008
出版:Oxford: Blackwell

內容介紹:本書作者群,皆曾參與過去半世紀數位人文的發展,試圖透過本書記錄數位人文的歷史軌跡。從這些文章中點出數位人文未來的方向,和最根本的研究模式和方法。同時,帶領讀者聚焦在最重要的議題上,以及運用電腦所產生新議題的討論。跨領域的數位人文所關注的主要議題也出現在本書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具知識表徵的文物(或器物),從人文學者提供的資料,經由電腦運算,呈現人類在電腦輔助下才能取得的分析 模型或關聯性資訊的機會。而這個分析的過程,對於人文研究來說是一個新的探索過程,而與過去人文研究相比,是新崛起且具影響力的研究模式。

關鍵字:人文學資料處理、人文學研究-資料處理、資料儲存和檢索系統

電子全文:http://www.digitalhumanities.org/companion/

 

2. Always already new: media, history and the data of culture

作者:Lisa Gitelman
出版年份:2006
出版:Cambridge: MIT Press

作者介紹: Lisa Gitelman 目前任職於美國紐約大學英語系主任。也是媒體歷史學家,研究專注於美國印刷文化、刻印技術、過去與現在的新媒體研究,她對於新媒體在早期媒體內容中所產生的意義和相抗衡的內容模式和歷程軌跡特別有興趣。前後出版 Always already new: Media, History, and the Data of Culture (MIT Press 2006)、“Raw Data” Is an Oxymoron (MIT 2013)、Paper Knowledge: Toward A Media History of Documents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4)。Always already new 一書於2007年獲得《Choice》傑出學術著作 (Outstanding Academic Title)獎。

內容介紹:傳播媒體 (media) 是什麼? 是單純指科技嗎?它們具有形塑人類歷史紀錄的主導權,還是人類決定它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傳媒史該怎麼寫本書將所謂的新傳媒視為歷史主題,探討它們的歷史進程以及如何被解讀。作者認為每一個傳媒的出現都各有著獨特複雜的社會和文化歷史背景傳播架構,以不同的方式建構像是符號、知覺、知識的機制。每一個傳媒有代表它當代特有的象徵和存在性,也是社會和經濟力量產生的結果。新傳媒的出現繼承較早期的傳媒,在作用上比過往發揮的更淋漓盡致。作者以過去的留聲機和今日的網際網路作為今昔的兩個例子相互比較,試圖發掘傳媒在美國歷史上發展的文化和經濟的模式和經驗。。

關鍵字:大眾媒體-歷史、傳播與科技-美國-歷史

Gitelman個人網站:http://lisagitelman.org/

 

3. Debates i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編者:Matthew Gold
年份:2012
出版: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關鍵字:人文學-高等教育學習和教育-資料處理、人文學-技術創新、數位媒體

編者介紹:Matthew Gold任職於美國紐約市立大學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紐約城市技術學院 (New York City College of Technology) 英文系 (English Department)。主要研究興趣:數位人文學、網路修辭學(networked rhetoric)、開放原始碼教育學(open-source pedagogy)、19世紀美國文學和文化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內容介紹:收集超過30位著名數位人文學者的文章和部落格文章。將以下數位人文議題上提出他們論點:定義數位人文; 數位人文理論與評論; 數位人文運用與教學、新學術研究模式和新學術研究交流模式的前瞻性; 數位人文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數位人文定義探究過程的方法論、數位人文框架可能衍伸出的結果。

電子全文:http://dhdebates.gc.cuny.edu/debates

2013年演講記實:http://youtu.be/2fe2-7mK8j8

 

4. Defining Digital Humanities: A Reader

編者:Melissa Terras, Julianne Nyhan and Edward Vanhoutte
出版年份:2013
出版:Farnham : Ashgate

簡介:數位人文逐漸成為學術上關注的焦點。相關機構在世界各地陸續成立的同時,大學部和研究所也相繼開課。該怎麼為數位人文定義仍有很多值得討論的空間。這是第一本收錄因數位人文出現為主軸而產生的文章。內容從概述人文運算發展到數位人文歷史時空背景,並探討數位人文主要內涵、範疇、應用。每篇除文章本文外,編輯群及作者本人也提供對該篇文章的相關評論(限紙本印刷版本)。書末亦提供本書內容未涵蓋的延伸閱讀書單。本書對於有意探索數位人文史發展的方向,或試圖為數位人文下定義而想了解它更多可能性的數位人文研究學者和學生,提供一個基本背景閱讀。

電子全文:http://blogs.ucl.ac.uk/definingdh/

 

5. Digital_Humanities

作者:Anne Burdick, Johanna Drucker, Peter Lunenfeld, Todd Presner and Jeffrey Schnapp
出版年份:2012
出版:Cambridge:MIT Press

簡介:關於當代知識在遊戲規則上有所改變的報告,回應什麼是數位人文。由五位專家共同撰寫,試圖探索傳統人文研究模式不熟悉的議題,深入剖析這新興領域所呈現的當代新文化,像是地理空間分析、資料探勘、語料庫語言學、視覺、和模擬等等。適合任何參與數位計畫的工作者一本實用的理論和個案研究工具書。

電子全文http://mitpress.mit.edu/books/digitalhumanities-0

 

6. Digital Humanities in Practice

作者:Claire Warwick, Melissa Terras and Julianne Nyhan, editors
出版年份:2013
出版社:London:Facet Publishing.

簡介:由倫敦大學數位人文中心(UCL Centre For Digital Humanities)所出版。內容以該中心所主導不同類型的數位人文實作活動和累積的經驗來回答什麼是數位人文。其中包含對人文學者行為與文化遺產資源使用者的了解; 數位人文研究與社交媒體(Social media)之間的互動關係; 圖像如何在數位人文研究以及在博物館及文化遺產運用。

電子全文:http://blogs.ucl.ac.uk/dh-in-practice/overview-of-chapters/

 

7. Digital Humanities Now (DHNow)

類別:電子刊物
出版年份:2009-
出版:Roy Rosenzweig Center for History and New Media,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刊物介紹:具實驗性質的數位編輯刊物,收集各地最新發布的數位人文研究、投稿訊息、工作機會、研討會、研究補助經費申請等相關資訊。

刊物連結:http://digitalhumanitiesnow.org/

 

8. Digital Humanities Pedagogy: Practices, Principles and Politics

作者:Brett D. Hirsch
出版年份:2012
出版社:UK: Open Book Publishers.
關鍵字:人文學-資料處理-高等教育學習和教學、人文學-網路資源-高等教育學習和教學、人文學-理論-高等教育學習和教學、人文學-技術創新、人文學-高等教育學習和教學

作者介紹:Brett D. Hirsch為西澳大學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英文與文化研究所 (English and Cultural Studies) 助理教授。同時也擔任Routledge出版的莎士比亞 (Shakespeare) 期刊編輯、以及英格蘭早期戲劇創作數位化為主的 Digital Renaissance Editions 計畫共同編輯、澳洲紐西蘭莎士比亞學會執行委員、澳洲數位人文協會執行委員 (Australasian Association for Digital Humanities)。

內容介紹:學術機構開始注意到公眾對數位人文研究的興趣,學生對於數位人文理論方法的正式課程需求也有增加的趨勢。儘管數位人文相關的研究者或是執行人員有開發新課程的壓力,數位人文研究仍著重於執行方法、研究理論、實驗成果,對於批判性教學和實際教學較少有涉獵。這本論文集是具時效性的數位人文研究,結合世界各地不同人文領域專家和種子專家的文章。第一部份提供大學和研究所數位人文教學的實況 (教學實例、教學經驗、未來教學計劃、教學回顧)。第二部分提出跨領域數位人文理論的基礎教學策略。最後,以數位人文在學界定位的討論 (文化推論、社會義務、政治願景) 作為總結。數位人文教育學引領學者和執行人員在這新崛起的學術領域有更寬廣的思維,並確保它未來穩健永續的發展。

電子全文:http://www.openbookpublishers.com/reader/161 (FLASH)
     http://openbookpublishers.com/htmlreader/DHP/main.html (HTML)

 

9. 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 (DHQ)

類別:電子季刊
出版:數位人文組織聯盟(The Allia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Organizations)
年份:(2007-)

期刊介紹:

- 線上免費閱覽、經同儕審查的季刊文章。
- 內容主要以數位媒體運用在人文學: 包含學術性質相關; 編輯者建設性意見; 互動式媒體實驗; 以及針對出版書籍、網頁、新媒體的藝術裝置、數位人文機制和工具的評論文章等。
- 提供數位人文社群一個文章出版的體驗。出發點是讓數位人文社群熟悉使用數位出版格式和數位編輯使用的語言、與已廣為人知且以紙本出版為主 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LLC) 期刊共同發行數位人文相關的文章、對開放式標準 (open standard) 發行期刊內容的認識;共同發展翻譯服務和多語言審稿機制達成數位人文組織聯盟運作的特質。

期刊連結:http://www.digitalhumanities.org/dhq/

 

10. Graphs, Maps, Trees: Abstract models for a literary theory

作者:Franco Moretti
出版:London: Verso
年份:2005
關鍵字:評論、文學史評論、文學思想

作者介紹:

Franco Moretti 任職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英語系。Moretti 也是史丹佛大學「小說文學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he Novel) 的發起人。以歷史和文化觀點來看,以小說為體裁的文學創作已行之有年,該中心試圖透過推動以小說為主題的研究,探討人們溝通的模式,以及哪些跨文學觀點可以讓小說文學內容從中透露更多的訊息。

史丹佛大學文學實驗室:http://litlab.stanford.edu/
小說文學的量化分析演講:http://www.youtube.com/watch?v=FZbXdBOjf20

內容介紹:

    作者認為要進行文學史研究時,為獲取客觀的歷史全局,原有的近讀 (close reading) 方式應該有所調整。因為利用近讀的方式,僅能獲取片段的個案歷史紀錄,無法滿足歷史全局所需要的充足證據。作者因此提出“遠距離閱讀/間讀” (distant reading) 的知識架構概念,也就是選定主要研究基本關鍵因素進行文本分析,找出全盤狀況。這個全盤的狀況不是最後的結果,而是提供讓文學史研究者有掌握更多線索的方法,和從中發現更多可進一步探討的議題。作者也認為身為文學研究者,對於自然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本書內容分別將文學史研究上少用的圖表 (graphs)、地圖 (maps)、樹狀圖 (trees) 的三種分析模式的實用價值分段說明。圖表(graphs)是從量化的歷史中產生圖表。作者利用量化方式分析比較各國文學書籍出版數量、文學類型、市場接受度、政治因素等等在不同歷史年代產生變化的背景因素。地圖 (Maps)是將文本內容濃縮至一組少數幾個關鍵要素,依據這組要素找出它們在文本內容中出現的頻率和空間上的相對位置。這樣的空間幾何地圖是彌補文字描述的不足,也是為文本分析前做的準備工作。透過這樣的方式,這些空間幾何圖會顯現出一些傳統文本分析看不到的線索和一些背後隱藏的社會空間架構模式。樹狀圖(tree)引用達爾文1859年物種起源 (The Origin of Species) 的天擇 (Natural selection) 所用的圖表概念,接續圖表和空間幾何地圖分析結果,再進行更深層的分析比較。作者以分析英國偵探小說為例,調查當時文學市場走向和讀者偏好。

 

11. Macroanalysis: digital methods and literary history

作者:Matthew L. Jockers
出版: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年份:2013
關鍵字:文學-研究-理論、文學-研究-資料處理

作者介紹:

Matthew L. Jockers 目前任職於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英國語文系,並為該校數位人文中心 (Center for Digital Research in the Humanities) 主任。2006-2007年在史丹佛人文中心期間成立 “超越研究工作坊”(Beyond Search Workshop),接著與 Franco Moretti於2010年共同創立史丹佛文學研究室(Stanford Literary Lab)。Jockers研究著重在數位文本分析,特別在巨觀分析(macroanalysis)上。Jocker的學術訓練背景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年愛爾蘭和愛爾蘭-美國文學。

內容介紹:

數位技術運用在文學研究領域的思考觀點。本書分為三部分:作者研究的基礎、巨量分析的方法、文學研究者未來可能面對的新議題。說明當代文學史學家理解與運用巨觀分析在研究上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接著,介紹過去十幾年國際數位人文機構、數位人文工具平台、跨領域數位人文計畫成果、出版刊物的發展成果。同時,也指出Franco Moretti的Graphs, Maps, Trees一書中 “巨觀分析” (distant analysis) 取代 “近讀” (close reading) 的概念為這個巨觀分析發展的先導。作者同時也提出巨量資料(big data) 和數位圖書館讓研究者結合數位科技進行過去無法探索的歷史議題,以及新研究方法處理新產生的議題。讀者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數位文學歷史的基礎經驗及巨觀分析的概觀。本書內容相關輔助資源可參閱Jockers的個人網站。

Matthew L. Jockers 個人網站:http://www.matthewjockers.net/

 

12.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作者:Steven E. Jones
出版年份:2014
出版社:New York: Routledge

關鍵字:人文學-數位資源、人文學-網際網路資源、高等教育-科技創新效益、線上交流

作者介紹:作者為英語系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浪漫主義時代英國文學和文化、文本分析、數位人文。任職於芝加哥羅耀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同時也擔任Center for Textual Studies and Digital Humanities主任。

內容介紹:「數位人文」如何在近十年成為具影響力的新研究領域?是新誕生的領域嗎?文學背景出生的作者認為,「數位人文」屬於「人文運算/人文計算 (humanity computing) 」的一部分,且早已運用在跨領域的研究模式中,如今脫穎而出成為人文研究新關注的焦點,並轉化成新型式的「數位人文」。這個新型式的「數位人文」在某種程度上繼承過去60年「人文運算」的傳統,並因網路科技多元化的發展,帶來更多想像創造的空間。作者也認為透過觀看藝術的方式,可以了解彼此共同想像和具象徵性的思維。美國科幻小說家威廉‧吉布森 (William Gibson) 筆下的網際網路 (cyberspace) 集體想像異度空間的概念看世界,給了作者一些靈感和啟發。他認為網路無論是在文化、各種科技發明、藝術、商業或是軍事上都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本書試圖發掘在虛擬和真實體驗「擴充實境」(Augmented Reality) 中所產生出新的問題和運作模式。

部落格http://stevenejones.org/

 

13. Uncharted: Big Data as a Lens on Human Culture

作者:Erez Aidan、Jean-Baptiste Michel
出版年份:2013
出版社:Riverhead Books, New York.

作者介紹:Erez Aidanmu 是資料數據研究專家,有數學、物理、哲學、歷史、應用物理學的學術背景訓練。目前於美國貝勒斯醫學院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遺傳系擔任助理教授一職,指導新成立基因建築中心。Jean-Baptiste Michel 現於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後研究工作,專注於人類生活現象的量化觀點研究(發病因子細胞在發病機制中的演化、衝突中的暴力、語言和文化隨時間的改變)。Michel現階段的研究是從百萬筆的數位文字資源中,找出人類語言和文化的各種趨勢潮流的量化研究方式。

內容介紹學習英文動詞單複數運用的變化對你來說是件頭痛的事嗎? 你有想過 the United States are 還是 the United States is 的用法有可能因為戰爭的因素而改變單複數的用法嗎?Ngram Viwer 的發明家告訴你這個新觀察工具開發背後的故事和動機、過去到現在人類紀錄行為的動機和工具使用的改變、巨量資料目前面臨的挑戰有哪些、巨量資料隱藏了哪些我們遺漏的觀察點(英文文法的改變、字典內容的錯誤、名人如何變成名人、政府如何打壓思想等等)。

演講影片
《Uncharted: Big Data as a Lens on Human Culture》:http://www.youtube.com/watch?v=k7mEj4slkM0
《What we learned from 5 million books》2011年 TED 演講:http://www.ted.com/talks/what_we_learned_from_5_million_books
《The mathematics of history》(用數學看歷史)(中文字幕) :http://www.ted.com/talks/jean_baptiste_michel_the_mathematics_of_history?language=zh-tw

 

14. Understanding Digital Humanities

作者:David M. Berry
出版年份:2012
出版社: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主題分類:教育文化

關鍵字:資訊科技、電腦設計、計算機架構、藝術與視覺文化、文化與傳播比較、媒體/電影/戲劇研究

作者介紹:目前任職於英國University of Swansea,同時也擔任Sussex Humanities Lab and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Digital Materiality主任。專研於演算法、程式碼、通訊、電算、自由軟體、批判理論、文化理論、數位人文、Heidegger思想、哲學、政治經濟、後數位、社會與政治理論、社會學、軟體研究、科技。目前研究重心著重在數位人文的關鍵性(Critical Digital Humanities)、數位程式理論(Theories of digital code/software/algorithms)、密碼學與關鍵性技術實作(Cryptography and Critical Technical Practice)、不透明性(Opacity)。

內容介紹:探討數位人文意涵與運用,以及使用演算技術產生的問題。幾位數位人文領域專家提供綜合性的介紹,也深入一些重要議題的討論(例如:敘事性質與資料庫使用、型樣匹配與詮釋學、統計典範與資料探勘比較)。其中也不乏從特別組成的研究團隊與新組織架構所發展出藝術與人文新合作模式和跨領域技術合作的相關討論。

電子全文http://www.palgraveconnect.com/doifinder/10.1057/9780230371934

 

 

專家部落格:

1. David M. Berry

簡介:目前擔任英國 University of Swansea 媒體傳播所 reader 和 Sussex Humanities Lab and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Digital Materiality 主任。研究專注於現象邏輯學 (phenomenology)、關鍵性理論 (critical theory)、和文化政治經濟體中,具挑戰性的數位媒體研究方法和理論 (特別是演算法、軟體程式、編碼)。阿多諾 (Theodor W. Adorno)、海德格爾 (Martin Heidegger)、基特勒 (Friedrich Kittler)、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塔爾德 (Jean-Gabriel De Tarde)、拉圖 (Bruno Latour) 的哲學和理論意涵也是他關注的範圍。David 的研究範圍非常廣,包含文化、政治經濟、傳播媒體理論、軟體研究、行為者網絡理論 (Actor-network theory)、技術哲學、數位人文學。

部落格:http://stunlaw.blogspot.tw/ 

 

2. Melissa Terras

簡介:目前擔任英國倫敦大學數位人文中心 (UCL Centre for Digital Humanities) 主任,並於倫大資訊所教授數位人文課程。專研數位科技在人文學研究的運用。她的博士論文即是試圖以她古典藝術史、英國文學、電腦科學的學術訓練背景,找出數位科技可運用的方式來解釋和閱讀羅馬文字。Terras是 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 發起人之一,也是 ADHO 核心成員。

部落格:http://melissaterras.blogspot.tw/

 

 

國內

 

  •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於2013年成立。除持續協助院內各研究所進行數位典藏內容拓展與數位技術研發的任務外,亦接續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11年的成果永續經營的任務。

 

  • 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於2007年成立。前期以典藏品數位化與資料庫建置的工作為主,2012年起以推動數位人文研究為主。中心豐富的典藏資料內容涵蓋臺灣歷史、政治、社會、法律、經濟等,時空跨越四百年臺灣史。其豐富的第一手史料收藏,成為研究台灣重要資料的來源。在推動人文研究成果上,目前已成功開發20種以上知識探勘及呈現的工具。中心亦陸續出版一系列的「數位人文研究叢書」收錄歷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的精選文章。

 

  • 數位典藏與自動推論實驗室

數位典藏與自動推論實驗室」設置於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於1993年成立。前期以研究自動推論與數位典藏為主要,現以數位人文研究為重心。與「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有非常緊密的研發合作關係。實驗室技術研發涵蓋資料探勘、視覺化、資料庫、資料擷取、地理資訊系統、電子書等。

 

  • 臺灣大學數位人文實驗室

成立於2010年。透過臉書(DHVL)介面不定期介紹國內外數位人文相關線上資料庫、線上教學影片、演講實況紀錄、工作坊、工具軟體等。

 

  • 清華大學台灣數位人文 

台灣數位人文」是由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祝平次副教授所主持的三年期計畫(2014-2017)。計畫主要目標是增強人文學者參與數位人文研究的能力。計畫期間將持續開辦培訓課程和主題工作坊,引導人文學者對數位人文的認識和數位工具的使用。祝平次的教學網站

工作坊實況紀錄

2014.12.19-20 CBDBxGIS數位人文工作坊 數位人文導論  

 

  • 政治大學數位人文協作平台

政治大學於2014年8月正式啟用的研究總中心進駐11個跨領域的實驗室。「政治大學數位人文協作平台」為目前該中心的入口網站。

 

世界性

  • 數位人文組織聯盟

數位人文組織聯盟 (ADHO) 成立於2005年,以社群為基礎,為全球最大的數位人文傘狀架構組織 (中介組織)。目前主要成員組織為:數位人文歐洲協會 (EADH)、計算人文協會 (ACH)、加拿大數位人文協會 (CSDH/SCHN)、數位人文中心國際網絡 (centerNet)、澳洲數位人文協會 (aaDH)、日本數位人文協會 (JADH)。除提供諮詢服務外,集合各領域的數位人文研究者參與數位內容與電腦輔助的研究、教學、研發及推廣,並支援出版、發表、合作、培訓等相關活動。此外,為提供更有效率資訊交流平台,聯盟底下設有3個「特別興趣小組」(SIGs):全球展望-數位人文 (GO::GH)、地理人文 (GeoHumanities)、開放資料連結 (LOD)。

 

  • 國際數位人文中心網絡

2007年成立的「國際數位人文中心網絡」(centerNet)為國際性的網絡,由世界各國數位人文中心共同組成。透過互助合作方式,促進數位人文相關領域研究進行,特別是有助於人文網絡基本設施的建置。藉由這個網絡,各地獨立運作的數位人文中心有機會相互分享或共同建置計畫、運用工具和專業知識。DHCommons為centerNet新發行的線上刊物。ceterNet在近幾年也陸續發起相關的活動,像是「數位人文日」(Day(s) of DH),讓獨立進行的數位人文計畫或平台有線上展示的機會,也同時讓更多數位人文的學術研究團體可從中獲取資訊。

 

日本:

  • 日本デジタル・ヒューマニティーズ学会について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Digital Humanities

http://www.jadh.org/node/6

2012年設立。該協會成立的主要目的是,推動日本數位人文學者和國際合作交流機會。

 

  • 日本藝術文化數位人文中心

日本文化デジタル・ヒューマニティーズ

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 for Japanese Arts and Cultures (DH-JAC)

http://www.dh-jac.net/

該中心隸屬於立命館大學,為日本最早、最具規模的綜合型數位人文研究機構。研究內容以京都、日本有形與無形的藝術和文化為主。該中心也扮演資訊交換的角色,協助日本境內與國際的相關研究個人與機構進行交流。

 

  • 次世代人文學開發中心-大藏經資料庫

次世代人文学開発センター データベース拠点・大蔵経

Center for Evolving Humanities-the Daizōkyō Database

http://21dzk.l.u-tokyo.ac.jp/CEH/index.php?FrontPage

成立於1994年。此開發中心隸屬於東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Graduat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Tokyo),以「大正新修大藏經」內容為基礎,建置「文字資料庫」(text database),並將建立的文字資料庫做為數位人文研究的樣板。自2007年起,與日本國內及國外數個的大型佛教計畫進行合作。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Digital Humanities (文情報学研究所)

http://www.dhii.jp/index-e.html

獨立運作的國際學術研究所。其目標,除提升對數位人文發展的關注外,對於佛學持續深入研究探討。該所設立三個部門:「佛教文字研究」(Buddhist textual studies)、「佛教手稿」(Buddhist Codicology)、「數位人文」。

 

美國

  • 計算與人文協會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 (ACH)

http://ach.org/

成立於1978年。為美國數位人文學者所設置的專業協會。從成立初期至今,運算技術與人文學者對技術的運用在各方面,都有相當大的改變。該協會所設置的論壇,除具有研究和討論的功能外,也經由科技探索的方式,催化數位科技與人文研究上的適應與轉化。協會本身也由小的社群團體擴展至重要的組織。

 

  • 史丹佛大學

Digital Humanities at Standford

https://digitalhumanities.stanford.edu/

成立於1980年代晚期。由校內系所、圖書館及人文中心共同運作。

 

  • 密西根州立大學-藝術文學院

DH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http://dh.cal.msu.edu/

藝術文學院(College of Arts and Letters)參與跨領域的數位人文計畫,內容包括媒體功能運用、網路空間智財權(權威性、著作權、內容控制)、microbial alchemy biotechnology、數位藝術、開放平台開發。學生有機會參與進行中的計畫和相關課程。

 

  • 萊斯大學

Digital Scholarship Services (DSS)

所屬機構:Rice University

http://library.rice.edu/services/dss

「數位獎助服務」(DSS)由該校的方德倫圖書館(Fondren Library)主持。服務項目包含數位資源、多媒體訓練、電子地圖研發使用、公部門資源使用(包含註冊商標、專利、資料管理計畫、資料保存、協助數位計畫和經費申請)。該服務也提供多媒體、GIS、專利研究等相關的工作坊。

 

  • 喬治梅森大學-羅森史維克中心

Roy Rosenzweig Center for History and New Media

http://chnm.gmu.edu/

成立於1994年。「歷史與新媒體中心」(Roy Rosenzweig Center for History and New Media)由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歷史與美術史系主持。主要的任務是運用數位媒體和電腦科技,融合多方的意見,鼓勵大眾參與歷史保存的行列,推動歷史普及化。

 

加拿大:

  • 加拿大數位人文學會

The Canadian Society of Digital Humanities/Société canadienne des humanités numériques (CSDH/SCHN)

http://csdh-schn.org/

創立於1986年。附屬於「加拿大人文與社會科學聯盟」(Canadian Federation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由加拿大當地的學院與大學共同組成的學會。匯集投入數位和電腦輔助研究、教學、研發相關的學者為其學會的目標。將加拿大兩種官方語言(英文、法文)同時融入數位人文工作的進行,藉此推動英、法兩大語系社群在各領域之間的互動。

 

歐洲(跨國):

  • 數位人文歐洲協會

Digital Humanities in Europe (EADH)

http://eadh.org/

創立時間: 2011

初期主要協助建置語言與文學領域的資料運算。隨著可運用之相關電腦運算技術提升,加上協會成員關注的焦點不再僅限於文字與詞彙分析,該協會任務現已橫跨人文學各領域(藝術史、文化研究、音樂、歷史、影像處理、語言與文學、手稿研究等等)。協會今日不但扮演歐洲人文學跨領域的代表,統籌歐洲區域的數位人文學理論和技術研發外,也依歐洲各區域、語言、研究方法重心以及其他領域的數位人文社群的建置需求,提供相關支援。

 

《雲端上的寶藏》─(25分鐘版)(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MQEMda4LJQ

《雲端上的寶藏》─(90分鐘版)(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VR9oRFQ7SE

THE TREASURE IN THE CLOUDS(雲端上的寶藏)─55 minut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VooXgj6eCg

 

典藏台灣:http://digitalarchives.tw/

完整收羅「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來自各參與單位之成果,「珍藏特展」單元以專題介紹台灣典藏的多樣內容,「目錄導覽」收錄來自全國各地典藏機構的百萬藏品,「技術體驗」展示各類技術應用,「教育學習」、「學術研究」、「創意加值」等單元則彙整相關計畫之成果網站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