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研究案例

整理撰文:林嘉男

 

  「台灣考古數位典藏博物館」(http://proj1.sinica.edu.tw/~damta/)(圖一) 是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考古學門於2004年對史語所「台灣考古陳列室」建置的數位典藏虛擬博物館,將台灣考古資料、考古紀錄,綜合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功能,提供主題式呈現的考古虛擬資料庫。

圖一、台灣考古數位典藏博物館

 

  台灣考古數位典藏博物館收錄內容包含:博物館簡介、總論、主題展覽、展覽專題、相關連結與考古新聞六區塊 (圖二)。本次案例將以「主題展覽–蘭嶼」為題材,介紹歷史考古研究與GIS應用範例。

圖二、台灣考古數位典藏博物館收錄內容

 

  在「主題展覽」區塊,共收錄了澎湖、花東、曲冰、恆春、蘭嶼與北部共六個案例。以蘭嶼為例 (http://proj1.sinica.edu.tw/~damta/ly01.html),主題展覽內容收錄了蘭嶼的背景介紹 (地理、生態、人文、文獻背景) (圖三)、史前文化發展 (圖四)、當代原住民關係 (圖五)、文化互動體系 (圖六)、民族考古學 (圖七)、結論與延伸閱讀。

圖三、背景介紹

 

圖四、史前文化發展

 

圖五、當代原住民關係

 

圖六、文化互動體系

 

圖七、民族考古學

 

  其中在「史前文化發展–遺址簡介」頁面(http://proj1.sinica.edu.tw/~damta/ly03-4.html),以GIS系統呈現新石器時代蘭嶼文化遺址分布(圖八),圖中55處遺址皆可直接點選地圖上的點位進入個別遺址的內容說明。以編號41.Jiminini為例,於地圖中點選該點位之後,頁面下方將顯示該遺址的考古遺址介紹(圖九)。該互動式地圖即是結合考古研究內容與GIS平台的應用範例,雖然並非以完整地理資料庫的形式呈現,但對於人文資料空間化以及考古歷史研究之推廣仍具有相當的應用價值,值得做為考古人類學研究發展借鏡。

圖八、新石器時代蘭嶼文化遺址分布

 

圖九、Jiminini考古遺址介紹

整理撰文:林嘉男

   「蘇軾文史地理資訊系統」(http://gis.rchss.sinica.edu.tw/bsgis/)(圖一)是由元智大學與中央研究院語言所、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於2008年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中建置的人文社會地理資訊資料庫。

圖一、蘇軾文史地理資訊系統

  該網站系統內容包含:全文檢索系統(http://cls.hs.yzu.edu.tw/su_shi/su_srchmain.aspx)(圖二)、文學時空資訊系統(http://webgis.sinica.edu.tw/bsgis/)(圖三)、宋代地理資訊系統(http://cls.hs.yzu.edu.tw/sung/sung/SMP_GIS.html)(圖四),以及蘇軾文史地理資訊系統(http://gis.rchss.sinica.edu.tw/bsgis)(圖五)。

圖二、全文檢索系統

圖三、文學時空資訊系統

圖四、宋代地理資訊系統

圖五、蘇軾文史地理資訊系統

  本次介紹的蘇軾文史地理資訊系統(http://gis.rchss.sinica.edu.tw/bsgis),是以蘇軾的文學作為素材,搭配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之宋代地圖為底圖,呈現蘇軾各式作品之時空網絡關係(圖五)。其檢索的功包含:「宋代地圖圖層」、「綜合顯示」、「文學作品」、「師友交遊」、「民俗文化」、「生平軼事」、「生平紀事」、「建築景點」、「方志地圖」等八種類別查詢。

  在「宋代地圖圖層」中,屬於總覽形式呈現的背景圖資(圖六), 特定主題的資料無法進一步呈現,因此如欲進一步檢視,則須進入上方個別選單之中。

圖六、「宋代地圖圖層」頁面

  譬如:進入「師友交遊」主題後,底圖隨即呈現「師友交遊」的點位分布總覽,左側選單提供進一步的選項,當選取“過訪親友”,路級為“永興軍路”後,地圖上將呈現搜索結果(點位),同時另開視窗呈現檢索結果列表,表中人名點選即可進入個別的介紹(圖七)。

圖七、「師友交遊」主題檢索範例

  又譬如進入「建築景點」主題檢索,檢索結果同時將在地圖空間與檢索列表中呈現呈現,點選檢索結果將另開視窗呈現該筆資料的內容(如:寫作時間、寫作年紀、詩句等)(圖八)。

圖八、「建築景點」主題檢索範例

  綜言之,本系統聯結時間、空間與數位典藏資料,將蘇軾的創作時序、創作空間分布與創作內容整合呈現,可作為歷史資料與數位典藏資料用於地理空間化頗為實用之範例。

 

 

 

 

整理撰文:林嘉男

 

  「唐宋詩詞作者及作品分佈地理資訊系統」(http://gissrv5.sinica.edu.tw/tsgis/placein.aspx) 是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計畫中建置的人文社會地理資訊資料庫,以隨代~宋代時期的詩、詞及作者為題材,將各朝空間範疇與詩詞建立空間關聯呈現 (圖一)。

圖一、唐宋詩詞作者及作品分佈地理資訊系統

 

  此系統分為「唐宋詩詞作品」、「唐宋詩詞作者」、以及「地名資料庫」三部分。在「唐宋詩詞作品」中,上方的朝代框格可套疊顯示朝朝代之地理疆域,在右側方塊中則可依作品的文體(唐詩、宋詩、唐宋詞三類)選取,選擇以作者及罐或作者出生地顯示。亦可依照行政區範圍,在特定朝代中選取次及區域範圍搜尋(圖二)。

圖二、唐宋詩詞作品搜尋範例

 

  若使用「唐宋詩詞作者」進行搜尋,可依作者的文體、朝代、姓名/字號等條件搜尋(圖三)。

圖三、唐宋詩詞作者搜尋範例

 

  「地名資料庫」則是將隨代~宋代依各朝代區分,於地圖中顯示各朝地名與所屬位置(圖四)。

圖四、地名資料庫搜尋範例

 

  資料庫搜尋的結果,皆可連結檢視原始資料,此結合文史與地理資訊的應用系統,提供詩詞作品以空間視覺化呈現,從中可發現分布的廣度範圍,更可對比歷代間的詩詞分布變遷。

 

整理撰文:林嘉男

  「台灣地質知識服務網」(http://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108127&ctNode=1304&mp=104&idPath=318_1304) 是中央地質調查所以提供地質知識數位學習服務的網站,從自然科學對地質研究的角度,提供科普教育性質的傳播學習服務,其中也包含了日治時期由台灣總督府調查繪製的一系列台灣古地質圖資料 (圖一)。

圖一、台灣地質知識服務網-古地質圖

 

  日治時期總督府繪製台灣地質圖的目的,是以收集台灣具有競技價值的礦產資訊,開發礦業資源為目標,於是地質圖的繪製遂多以礦產為題進行繪製,如:1930 年,新竹州苗栗油田地質圖。

圖二、新竹州苗栗油田地質圖 (1930)

 

  此網站將日治時期的古地質圖檔案數位化,並提供於民眾檢視及下載。以台北古地質圖為例 (圖三),下載地質圖檔案轉存為 JPG 檔後,可使用 Google Earth 疊圖功能,透過物理特徵的比對,將土地質圖套疊至 Google Earth 的圖台之上 (圖四),並可進行地質圖與地形的比對,是為地質研究中少見的歷史數位資料,因此也更彌足珍貴。

圖三、台北古地質圖

 

圖四、將台北古地質圖套疊至Google Earth之中

 

圖五、古地質圖與地形之比對

 

整理撰文:林嘉男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是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專題中心建立的線上地圖服務網站。因應不同地區使用者的需求,網站入口亦增設「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四地的獨立入口,提供各地區定的地圖資料。

圖一、「台灣百年歷史地圖」首頁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收錄了自日治時期至今的各式地圖,經過數位化與空間校正之後,接合呈現不同時期的台灣地圖樣貌。收錄的內容包含全台灣的基礎圖資,如:日治台灣堡圖(1898-1904)、日治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1907-1916)、日治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1921-1928)、日治五萬分一地形圖(1924-1944)、日治三十萬分一台灣全圖(1924)、二萬五千分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一版1985-1989)、二萬五千分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二版1992-1994)、二萬五千分一經建版地形圖(第三版1999-2001)、二萬五千分一經建版地形圖(第四版2003)(圖二)。

圖二、台灣百年歷史地圖收錄圖資

 

  另一部分,在地區性的獨立入口網內亦收錄各城市的個別圖資,如:台北府之圖(1888)(圖三)、台中省城圖(1895)(圖四)等。

圖三、「台北府之圖(1888)」(地區性入口網中收錄各城市的圖資)

 

圖四、「台中省城圖(1895)」(地區性入口網中收錄各城市的圖資)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的主要功能便在於收錄各式圖資並提供線上地圖服務,除了提供基礎的簡易查詢(地名及空間查詢),空間測量功能(測量距離、面積)之外,此網站最佳的應用功能之一在於可利用古地圖進行線上數化功能,在線上製作自己所需的圖資(圖五),可直接在線上地圖進行檢視,也可另存為KML用Google Earth開啟編輯。數化過程中,亦可透過圖例的介紹,找尋所需的地圖資訊(圖六),完成後透過圖資的切換,便可進行簡易的時間序列比對,發掘調查對象在不同時間點中的歷史變遷(圖七)。

  除了上述功能以外,台灣百年歷史地圖亦提供許多應用服務,譬如提供行動裝置的百年歷史地圖APP(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subject/resource_content.jsp?oid=16777753)、WMTS服務(http://gis.sinica.edu.tw/tileserver/)等,將歷史地圖資料的應用層面大幅推進,對學術或一般應用上皆帶來相當大的助益。

圖五、利用歷史圖資進行線上數化

 

圖六、透過圖例進一步找尋地圖資料

 

圖七、切換圖資時序進行比對